第359章 佛会悟道

    素来清静的寺庙此刻却显得人群涌动,不说摩肩接踵也是熙熙攘攘,可见空弥法师和住持了尘法师的名气之盛。

    所有得知了尘法师今日开坛讲法的修士都纷至沓来,也不管听不听得懂佛法。

    洛莘莘和谢灵潇就在这些人之中,她们来得早,占了讲坛底下比较好的位置,而来得迟的人没有占到位置,只能各施手段。

    有的踩在飞剑上衣袂飘飘,还有各式各样的飞行法器悬浮在空中,甚至有挂在树上的,完全忽视形象问题。

    洛莘莘环绕一圈,看到了左后方的俪之书,对方显然也看到了她,举起手挥了挥,她笑了笑,便端正好坐姿。

    俪之书身旁一个老道打扮的老者侧脸问他,“你在跟谁打招呼?”

    俪之书如实道:“跟一个朋友。”

    老道意外:“你都交上朋友了?”

    郦之书:“很稀奇吗?”

    师徒二人的谈话被人群的嘈杂而淹没。

    “诸位来到檀因寺皆是有缘,佛渡有缘人,贫僧法号了尘。”

    一道平稳柔和的声音响起,像是一道清风忽然扫清周围的嘈杂,在场所有人的心绪都平静下来。

    人未见而声先至,声音落下许久,众人才看到一位僧人缓缓地落在讲坛上。

    僧人一袭素白的僧袍,手中握着一串朴实无华的佛珠,手指在佛珠上缓缓的摩挲。

    他的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样貌平平无奇,没有令人深刻的记忆点,但气质出尘,宛如一座平静的雕塑,不沾染任何红尘俗气。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檀因寺住持。

    如果说空弥法师是目前云澜大陆上名气最大的佛修,那他的师侄了尘便仅仅屈于他之下。

    “贫僧今日要讲的,乃‘缘起’二字。”了尘法师并没有过多的寒暄,手指一点,他的脚下便出现了一个干净却陈旧的蒲团,他席地而坐,却有一种坐在无上莲台的气势。

    “缘起,诸因缘而生法。佛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了尘的声音像一个警钟,一字一句地敲在在场的每个人心上,讲的内容并不深奥,却让人无法忽视每句话的含义,让在场之人听到后,神志清明,思路清晰。

    洛莘莘望着他,想起了来之前师父说的话。

    了尘法师修习的是很少佛修会修习的《妙音莲华心经》。

    口业清净,妙音度化。

    在佛门起源之时,佛修认为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

    故而佛修们有修习闭口禅的说法。

    修炼闭口禅,在于少说话,减少口业,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心智。

    而后来思想爆发,开始有佛修持相反的观念,故而参考闭口禅,研究出了一套全新的佛门功法,也就是了尘法师修习的《妙音莲华心经》。

    修习《妙音莲华心经》的佛修认为,让说话成为一种悟道的方式,不仅是自己悟道,还让听到声音之人也感悟道法的奥妙。

    他们在诵经或者弘扬佛法的时候,用《妙音莲华心经》会让听者更能深刻地明白佛理,体会大道的奥妙,自己也能在此过程中感悟功法的更高境界。

    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功法。

    这些只有佛修以及少数修士明白,洛莘莘一个没有了解过佛法之人,只感觉到随着了尘法师的声音不断传入她的耳朵里,神志从没有过的清明。

    似乎比她施展一百次清心普善效果还要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