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代局限性

 许尚
    第3章 时代局限性(1/2)

    嬴政之所以一再提及迎归太后一事。

    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无比纠结。

    就连他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朝令夕改,复迎太后。

    诚然母子过往旧情,时常历历在目。

    但……

    嬴政很清楚,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儿,自己心中的郁结,绝难解开。

    “小赵啊!”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我需要先问问你,对于儒家和法家,你大概都有着怎样的看法。”

    嬴政闻言立即道:“夫子,我觉得儒家的大道理有很多,可真正能够强国、强兵的国策律例,却少的可怜。因此我亦推崇法家,唯法至上!我大秦也正是因为商君变法,方才拥有了今日之国力!”

    嬴政十岁归秦,十三岁登基成为秦王,二十二岁加冠亲政。

    这期间的十几年。

    他每时每刻都在潜心学习百家思想。

    所以。

    嬴政对于儒家和法家的见识,理当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但他现在的身份是小赵,肯定得藏拙一点儿。

    “小伙子,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许尚抬手饮下一口浊酒:“首先,迎归太后一事,与【忠】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得彰显【孝】和【礼】!”

    “儒家的核心理念可用四字总结:【亲亲尊尊】,说白了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把道德融于秩序阶级之中!”

    “因此,儒家便有了【九州子民】,【父母官】,【万民君父】等概念,同时这些概念又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进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礼法秩序架构。”

    ……

    宗法制。

    同宗、同姓、同源的一种阶级制度。

    围绕的是先祖祭祀为核心。

    进而聚拢出一个宗族群体。

    如此。

    父子,族父,父母官,万民君父。

    每一层关系的递进,都是用血脉道德亲情进行洗脑式的捆绑。

    能够深深的根植进人之灵魂!

    “夫子,您说的这些儒家至理,我都是懂得的。”

    嬴政思索道:“但……就拿鲁国举例,号称孔孟之乡,周公之封国,乃是典型的儒家教化之国。”

    “然而每一任鲁君,却都在礼法的框限之下,变得庸弱不堪,与摆设无异!”

    “鲁国的国力更加不用多提,直至楚考烈王挥军压境,鲁国无力抵挡,最终绝嗣。”

    “至于泓水之战中,死守周礼的宋襄公,就更加不用多提了……”

    ……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