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他懂了

 杜宇赢诗曼
    李信出去之后,嬴政和扶苏又聊起后世所见所闻之事。

    听杜宇说,后世人人识字,他们去的那学府之中,如此多有谋略,有见识的谋士,竟然还只是学子而已,又是一阵唏嘘。

    放到大秦,各个都是上等的谋士。

    而这等谋士,据杜宇所言,放在后世,竟连一差事都找不到,甚至沦为力夫跑腿这等小厮。

    扶苏大呼浪费,只可惜杜宇不能将这些人统统带来,要不然的话,何愁大秦不能昌盛?

    杜宇对此只能耸耸肩,嬴政他们对后世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咱当年不也是大学生,结果后来去公司里当牛马,业绩还不如初中学历的同事,最后发现,还是去厂里打螺丝工资高一点。

    几人又聊到了大秦当下。

    西征只是个意外,他们昨日去后世,主要还是听后世“谋士”对于骊山刑徒的规划与大秦的工业建设。

    嬴政对海路发展很感兴趣,要是能将大秦军队驻扎在每一片大陆上,建成真正的日不落帝国,那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即使未来终将死去,也能瞑目。

    就是怕时间不够。

    对于历史记载之中,嬴政死后,大秦便走上末路一事,他始终耿耿于怀。

    转回了心思,嬴政又问扶苏的意见,扶苏则更偏向于国内发展,也就是第一个女生说的,能源建设。

    嬴政默默点头,此言也有几分道理,且更加踏实稳健。

    只是有些小家子气。

    不过,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论是大秦国内的建设,还是海外的开拓,他都要。

    四十万刑徒不够,那就再来四十万兵马,四十万徭役!

    此事交给了扶苏,刑徒的安排可以依照此前的章程,先去挖矿,待内务府造出巨舟,再商议出海之事。

    从甘泉宫出来,扶苏又请杜宇去一趟他的府邸宜春宫。

    上次“焚书坑儒”之后,剩下的方士都被打入了奴籍,在内务府辅助秦墨,而叔孙通等一群识时务的儒生,则终于得偿所愿,进入了宜春宫。

    只不过扶苏把他们召入宜春宫,并不是为了与他们论道,而是要他们按照杜宇此前所言,编写新的儒学。

    现如今,新儒学已经编写的差不多了,只等杜宇过目之后,便可以呈上去等嬴政批复。

    只要嬴政没有异议,众儒生便可入吏籍,领一份微薄的俸禄,奔赴大秦各地,开设学堂,宣扬儒学。

    杜宇只得答应,他发现,现在的活越来越多了,他明明是来躺平的。

    唉...

    杜宇一直忙活到晚上,才回了自己的府邸,累的浑身腰酸背痛,叫来青鸟等人给他捶腿揉肩。

    ...

    秋意渐浓,中秋之后,燥热的天气彻底散去,树叶开始泛黄。

    这一日,扶苏兴冲冲的来到杜宇的府邸,请他一同前去,说是内务府之中,秦墨已经将风车水车,俱已造好。

    杜宇也来了兴趣,当即乘车与扶苏同去。

    此时,蒙府。

    蒙毅正听着小曲儿摇头晃脑,嘴巴一张,两位中年美妇人便争着将葡萄送过去。

    “子义,听闻内务府中,秦墨颇受重用,仅仅半月,便造出了后世才有的风水车轮。”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