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轶
送给编辑的一封情书
编辑们逐一汇报着工作情况,一圈陈诉下来,果不其然只有白轶和章程安两个人完成了工作量。
章程安皱着眉,他知道手下的编辑的不容易,可是他有能如何呢?
对于一个小公司而言,最宝贵的往往是核心那几个人。章程安自认自己都算不上公司的核心,更何况是手下的编辑。
这么多年,编辑来来往往,只要姜宇轩还在,无用的品质就有保证。这话是公司大领导对他说的。
上午白轶收到了高井老师的回信,和她预想的差不多。高井并没有接受白轶的邀请,不过她对样书设计很满意。
“这个难搞的老太太……”白轶坐在电脑面前,看着发回来的邮件,下意识地抬了抬眼镜——每当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白轶的惯常动作。
她想着这个老太太,仿佛一只美丽的西伯利亚虎,罕见、精明、不屈服,她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可以从字里行间嗅到熟悉的味道。
她反复思量着怎么找个机会跟高景老师电话沟通一下。现在《名山无尽》还没有邀请人写序,本来出版社想联系几位国内的名家写序,不过被高井来时拒绝了。
商业和学术,似乎永远是出版人跨不过去的坎。如何在大众和学者之间搭建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是白轶入行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不然何必放着大好的畅销书拱手让人,自己对着《名山无尽》愁眉不展呢,要知道,那本畅销书还是自己的同学写的,一个微信就能解决的问题。
脑子滚过一圈,白轶忽然升起一种破釜沉舟的想法。
白轶转过椅子,将身体靠在椅背上对着陈萱说:“《吻》的案子你还记得吧?”
陈萱侧着脸看着白轶说:“当然记得,当时营销做得铺天盖地,读者都以为那会是一本九鬼川一的又一力作。”
白轶点点头,说:“没错,那时候连吸口气都是九鬼的味道,各大网媒、平媒争相报道。倘若这真是一本畅销书,我会说营销做到了完美。但实际上呢?九鬼川一是想借着这本书让自己突破边界,成为一位学院派的研究型学者。不过是个小众不过再小众的一本论文选集,这样的营销配上这样的书,产生的效果就是灾难性的。”
陈萱苦笑了一下,说:“因为我们营销用力过度导致买完书的读者都想退货退款。这本书在前期预售额高达十几万,事后的平台分数却在4.5左右徘徊,退款无数。几大网站都纷纷承受不住这个压力,销量出现了断层式的崩塌。”
那本书是由陈萱负责编辑的,所以前后的事情她很熟悉。那个案子的失败是陈萱左右不了的,营销在里面从当了太多角色。
白轶接着说:“这是基本定位的偏差,更可以不客气的讲,这就是一场出版事故。这里头,有编辑的责任,当然更有营销的责任。”
陈萱叹了口气,说:“你怎么又想起这个事了?”
白轶说:“你们可曾想过,为什么接连找个几个传媒界的大佬为这本书造势,人家高井老师眼睛眨也不眨就回绝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