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设定篇(生产力、人口、疑问解答)

 哈迪斯
    第104章 设定篇(生产力、人口、疑问解答)(1/2)

    首先,记住一个前提,这是一个超凡世界。

    一、本书设定中的生产力:

    总体上:东大陆的生产力要高于现实的中世纪很多,体现在多个方面,如:

    对比现实的中世纪:

    1、粮食

    东大陆上的主流粮食作物依旧是各种麦子,大麦、小麦、燕麦、黑麦、荞麦、春麦、冬麦等,但产量不同,东大陆上的粮食作物是经过炼金术、魔法、药剂学等超凡力量改良过的,其产量远高于现实中世纪。

    此种改良不只应用在植物和种子上,还运用到土地上,水里等生长环境中,只是由于“黑暗时代”过后,这些职业没落了,改良技术进入了停滞期,但几千年前,超凡力量的运用就已经开始,历史上的积累足以保证大陆的物质资料充沛。

    2、人

    东大陆上的凡人,整体的身体素质优于现实的中世纪平民,他们进行基础的生产活动效率要高于现实的中世纪平民。

    3、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生产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更先进,另外一方面是资源,东大陆的资源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按照理论上来说,东大陆上的生产力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资源还处于过剩的状态,但这是总量均分的前提下,这里就要说到社会因素了。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方面,东大陆上的并不比现实的中世纪制度先进,一些部落制、城邦制、奴隶制、封建制极为原始,这导致了生产力的服务对象大量倾斜于统治者,也就是贵族和超凡者。

    这形成了一个“倒立金字塔”的资源分配模式,地位越高数量越少,但掌握的资源却是巨量的,占了大多数人口的底层的奴隶、农民、平民,所享有的资源是极少的,过于畸形的分配制度,导致底层人的生活质量很差,甚至会有奴隶、流民饿死这样情况,这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总的来讲就是,越下层的人的物质水平越接近甚至低于现实的中世纪,越上层的人水平就越高。

    二、人口

    1、各势力人口

    奥伦帝国 4500万

    西斯帝国 7000万

    萨克森王国 900万

    兰帕王国 2000万

    光明教会教区 600万

    群岛 700万

    沃伦故地 600万

    红山矮人 50万

    巴达尔岛 80万

    魔法之城 10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