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当心勇武王

 方永崔莺莺
    第130章 当心勇武王(1/2)

    按理来说,金陵县令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的时候,朝廷就应该把新的知县调任过来准备交接。

    然而自况钟上书告老还乡,请求重审苏家迷案至今,朝廷一直没有安排新任县令进驻金陵。

    萧昭文此时放出金陵县令的诱饵,恐怕是早有安排。

    众人面面相觑之际,率先反应过来的崔景炎向萧昭文施了一计大礼。

    “还请王爷明言。”

    “我等身为大隋学子,定会拼尽全力为朝廷排忧解难。”

    金陵县是江宁郡乃至江南的经济贸易中心。

    仅仅是金陵城一个月的利润,就能抵得上崔家产业在江宁郡其它地方一年的总营收。

    县令掌管一县大小事宜,特别是赋税和治安,这两点对崔家来说尤为重要。

    近百年来,金陵县令之位一直都是由崔家族人或外戚担任,是崔家立足金陵的重中之重。

    家族本想利用父亲在吏部的职务便利进行筹划,未曾想皇室会跳过吏部下达命令。

    萧昭文自酌一杯温酒,惆怅道,“困难就在于和尚!”

    “想必尔等也知道,大隋近些年佛学盛行,其中以江南传播最广。”

    “佛家之人不事农桑,圈地为庙,阻碍各地农业生产。”

    “最让朝廷担忧的是,佛家的色戒要求出家之人不得成婚生子。”

    “大隋本就阴盛阳衰,自倭寇之乱后,江南地区的寺庙臻至四百八十余座,占地六十余万亩,僧众超过十万人。”

    萧昭文痛心疾首的扫视在场所有人。

    “十万人中,有九万四千余是壮年人。”

    “诸位可知道此事的严重性?”

    江南人口接近千万,其中符合生育年龄的壮年人不超过两百万。

    也就是说,每二十个成年男子中,就有一个是和尚。

    一个六亲不认、皈依佛门的和尚出现,会对一个乃至多个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十万僧徒,足以祸及整个江南。

    方永手上一紧,断定道,“所以朝廷的意思是,让我们劝和尚还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