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编辑部与旧校刊
张烨王天琳
第一辩手1·王牌庭辩队
这次薛老师虽然没有找外校的庭辩队,但也没有随便找辩手了。她找来的是实验中学过去的三位高手,看来是非要把我们成立庭辩队的想法打消不可。
薛老师到底为什么这么顽固呢?不过是学生们要求成立个队伍而已,又不会影响到她的身体健康。如果她只是因为讨厌天琳所以才这样,也太没风度了吧。其实最让我诧异的是我校那三位高三的辩手,他们居然会答应替薛老师辩护。
我们高一年级要新成立庭辩队,过去的辩论队队员应该鼎力支持才是,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咱又没让前浪死在沙滩上。结果现在前浪非拦着后浪不让过去,还要把后浪扼杀在摇篮里,这算是什么道理?他们是想考验我们的实力吗?还是说他们是薛老师的家属?
等等,当初辩论队解散时,解散的正是他们三个吧。
于是我自然而然地冒出了一个怀疑。
他们的解散一定是有什么理由的。而今他们愿意站在辩护方驳回我们成立庭辩队……
“也许出于同一个理由。”
我一抬头,发现崔隽说出了这句话。他是怎么猜到我的想法的!?
“他们不能成立,也不允许我们成立,当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崔隽把我的推理抢先说了出来,真是喧宾夺主。
苏可看了一眼辩护方的名单就确定了,说当初就是他们几个怀疑师兄的。这么一来,谁都能看出苏可的师兄和前辩论队的解散有着某种关系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天琳把筷子拍到空碗上,“他们可能会以当初解散辩论队的理由作为立足点,反驳我们成立新的庭辩队。我们只要早点找出他们解散辩论队的原因,就可以针对他们的思路准备我们的思路了。”
“说得没错!苏可,你知道他们以前为什么解散吗?”
苏可想了想说:“因为人数不够。少了二辩手,只剩下三人,所以就必须解散了。”
啊……?
不会吧。
只因为少了个二辩手所以解散了?他们不会另找一个?是他们认为没人有足够的水平担当他们的二辩,还是他们仨脑抽了?但我们新成立的话,人数肯定是够的。他们绝对不可能用缺人的理由来驳回我们,所以他们只能以其它的思路……
“所以那是假的。”崔隽判断说。
没错,既然我们认为“他们解散”和“他们阻止我们成立”的理由相同,那么他们当初“缺少辩手而解散”的这条理由,就必须是假的。
他们的解散,有着更深的、不可告人的理由。
“这样他们就不可能以真实的理由和我们进行庭辩了。”天琳说,“要是他们在法庭上胡编乱造,我们肯定能赢。”
这可不一定吧。
对方的实力可不是菜鸟级的,他们的辩论经验绝不会输给我们这里的任何人。他们有实力进入高中辩才杯的前八强,不,如果不是有人透露情报的话,也许他们还能进入四强,甚至夺冠都有可能的。可想不到天琳说:“叶子,我跟你说过什么?”
“嗯?”
“我们玩的是庭辩,而不是辩论赛!法庭里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他们要是撒谎,我们肯定听得出来啊。我们只要揭穿他们的假面具,”天琳一捋辫子,露出颇感兴趣的表情说,“没准就能把他们解散辩论队的真正理由给挖出来了。”
虽然说事实胜于雄辩,但你知不知道某些口才好的人能把曲的说成直的,黑的说成白的,错的说成对的。
天琳自信地说:“如果他们把错的说成对的,那我们再把对的说成错的不就行了!”
对了,天琳就属于那某些人中的一员。
“反正,这支庭辩队我是成立定了!以后我们自己的事情,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天琳说着便搭过正在吃米粉的苏可的肩膀,“可可,我们俩不会向学校屈服的吧。”
苏可有力地唔了一声。看来酸辣码的长沙米粉真是个好东西,吃了能让人热血沸腾,连说话力气都大了。只见苏可用纸巾擦拭着额头上层出不穷的汗水,而崔隽脸上居然一点汗没有,还指责我说“层出不穷”用在这里不合适。我看了看崔隽的碗里,居然不是酸辣码的,只是普通的冬菇菜心码而已。今天天琳专门推荐我们吃酸辣的,你干嘛不试试呢?
他说他吃不了一丁点辣的,辣椒是他的雷。
“崔隽你好像说过你是湖南人?天琳一个地道的广东人都能吃辣,你居然不能?”
“我只是湖南血统。我从小就在云起长大,不碰辣椒。”
怪不得崔隽连一句湖南话都不会说。不过提起湖南,好像广东现在的辣椒都从湖南进货了,因为广东本地的辣椒实在太不辣。于是我看着眼前因为害怕而没动一筷子的酸辣米粉,终于决定尝一口试试。
第一口就辣得我囧囧的……
这么辣,天琳居然还吃得这么痛快,她是人吗。
“叶子,够味吗?要不要再加点剁辣椒?”
坚决不要了。
可是天琳坚持从钵里挖出一勺辣椒想丢我碗里,还笑着说很爽的。我立马拦住她说不用客气了,然后赶紧把碗里的米粉一口气吃完。
结果我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怎么说呢,这种变化并不是充满了力量,也不是想变身,更不是被人下了毒的感觉。只是肚子似乎饱了,舌头也辣麻了,但为什么总觉得……太爽了,还想吃啊!
“我也是……”苏可擦擦嘴说。
难道这就是酸辣的魅力?
天琳扬起辫子指着我们:“你们终于感受到了火星人感受不到的美好。”
都听出来她在骂崔隽了,结果崔隽根本就无视她。要知道喊崔隽小弟他都满不在乎,说他是火星人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嘛。总觉得对崔隽来说只要有一辩坐就够了。
那么,由天琳、崔隽还有苏可组成的三人队伍能否胜过实验中学的前辩论队呢?在我看来他们周五的庭辩将会相当艰难。当然赢的可能不是没有,只是不利因素太多,诸如天琳只是上过一次台而已,但主辩的经验等于零。虽然崔隽擅长一辩,但他和天琳从来没有配合过,上场是不会那么默契的。苏可就更不用说了。总之新队伍就是新队伍,一旦RP不好就会被生生地扼杀在摇篮里,不过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
因为天琳和崔隽一点儿紧张感都没有。
我之前也说过,天琳是根本就不觉得会输,崔隽则有着就算要输也不怕的冷静。开庭前的日子他们只不过是针对起诉题偶尔讨论个一两下,从不专门去取材。特别是天琳,她能安安心心地上课听讲,让我觉得她的心态是不是好过头了。
于是我丢了个纸团给天琳,问她有没有准备什么人证物证。
天琳回丢纸团说有什么好准备的,成立一支庭辩队也需要特别的证据吗?成立队伍本身就没错,对方反对成立才需要寻找理由,我们只要一个个打翻对方的理由就赢了。
那你们可以去调查一下对方嘛。天琳又丢个纸团来,说她调查过了,还问过不少人,只知道他们辩论队解散的时间是在去年的第二季度,人人都说他们解散的原因是缺少辩手。
看来“缺少辩手”就是他们对外公开的解散理由,唔,保密工作做得不错,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些线索可以深挖的,比如……
课间我打了个电话给夕夕,问她有没有去年第二季度全部的《蓝天之梦》,如果有的话就都拿给我,作为交换我给她安排见天琳。夕夕说去年第二季度她只是小学六年级,还没入校呢,要找以前的校刊可以带我去《蓝天之梦》编辑部查。
她还欣喜地说:“一定要把王天琳带来啊!!”
“一定。”
于是中午我就邀请天琳来到《蓝天之梦》编辑部。
虽说是编辑部,但地方实在不大,就在办公楼三层的一间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办公室里。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办公桌无一不乱,全堆高了七七八八的书刊杂志,高到连阳光都射不进来。一个小小的校刊编辑部也能有这么多资料?这些东西比他们创刊来所出版的全部刊物还要多得多吧。夕夕和她的摄像搭档正在屋里等我们,告诉我说编辑部为了了解整个云起高中届的时事动态,需要阅读大量的报刊和外校的校刊,编辑们把刊物全堆在这便造成了现在的这幅光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