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陈龙老家
李安晚晴
少年特工王
第二日,小安径直过江去了六合。
陈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小安觉得必须去一趟陈龙的老家探查一番,有些事情,不去了不知道,凭想象,有可能南辕北辙,这对陈龙不公平,对革命工作不负责,虽然自己还没入党,还不算组织正式的一员,可是,耳濡目染之下,小安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党的一份子,原为解放劳苦大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龙的家在六合乡下,一个叫草塘的村子。
小安为了符合身份,把自己易容成一个成熟的老师的样子,并找来地图,细细探勘了一番陈龙老家的具体位置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以防被人看出破绽。
草塘是个大村子,离镇子三里地,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直通长江。因为得地利之便,相较于一般的村子,草塘的富庶也是有目共睹,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是也。
农耕时代,中原即是天下,得中原者的天下。
可是,大航海时代,一切都不同了,靠海反倒成了优势,因河而兴旺的城市反倒渐次退出历史的舞台,曾经显赫一时的扬州,淮安,乃至临清,被迫让位于旅顺,青岛,宁波,广州,上海等外埠口岸。
这六合因为面朝长江,得地利之便,虽说繁华程度比上海南京等等逊色太多,可是,在这江北的地界上,因为靠河,草塘的地利之便的优势在外人眼中就是端着个银饭碗。
因为离南京太近,也因为见过世面,对于小安这个外来的陌生面孔,村里的人似乎见怪不怪,而不像那种闭塞的村子,来个生人连村里的狗都跟着狂叫。而这,正是小安所喜欢的,他可不想弄得人尽皆知。
小安的身份是陈龙金陵大学的老师,因为陈龙旷课好几天了,学校派他来调查一下陈龙为何没有上学,或者有陈龙别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也好,总之,学校得履行学校的职责。
人命关天,哪怕再是剿匪戡乱,一个京都大学的学生无缘无故失踪了,这怎么都不是一件小事,哪怕冯宝桐,也不能一手遮天。
小安从村头开始问,问了好几个人,最后在一个热心的老大爷的引领下找到陈龙的家。
老头也姓陈,据他说,这草塘村,近一多半都姓陈,而且一个老祖。老头絮絮叨叨了很多,就一个意思,他先人很厉害,当过什么江宁府的道台,又因为什么被贬,说得眉飞色舞,却不知道小安了然于胸,这正符合当下一些前清遗老的心思,用鲁迅的话说,老子祖上也是发达过。
小安深谙人性,用爷爷的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离不开酒色财气,很是把老头夸赞了一番,直把老头夸得眉飞色舞,直呼遇到了知音。
“老大爷,承蒙厚待,晚生一区区教书先生,这点小心意您收着,就当我请您一碗茶钱。”
说着,小安把一块大洋放进了老头的兜里,直把老头乐得胡子乐得抖了又抖。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