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做梦的苏向晚

 顾之瑶段瑾堂
    顾之瑶出门后先去找了许佳珊,让她带上高中语文课本和自己一起去知青点。

    许佳珊的高中课本都是顾之瑶前几天给她的,她相信顾之瑶说的话,国家发展需要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所以一有空就在努力看书。

    一听说是去知青点和大家一起学习,二话不说拿伞出了门。

    顾之瑶跺了跺鞋和裤腿上的泥水,和许佳珊一起进门和大家打招呼。

    随后,她掏出一本书搁在桌上。

    不是《红宝书》,而是高中语文课本。

    其余人疑惑地看向顾之瑶,他们已经知道许佳珊要来的事情,但不知道顾之瑶怎么带的是语文教材。

    顾之瑶解释,“我记得读书时学了一篇文章,但有些地方一直理解不透彻,就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段瑾晏“唰”地把面前的书麻溜地合上,他都看过几百遍《红宝书》了,从小就被爷爷逼着看,已经快要倒背如流了。

    一听可以干点别的,立马来了兴致,“哪一篇?哪一篇?”

    顾之瑶翻开鲁迅先生写的《祝福》,作品叙写了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在四叔家里准备过旧历“祝福”的期间,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猝死的悲剧。

    在场的人当中,只有钱芳芳和许佳珊是初中学历,没学过这篇文章。

    顾之瑶把书挪到两人面前,让她们先通读一遍,自己则和其余人一起回忆了一下《祝福》的大致内容和创作背景。

    钱芳芳和许佳珊看完后,大家才正式开始探讨,从对每一个角色的形象塑造到背后代表的寓意都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有意把两人带进去,顾之瑶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文章的遣词造句和写作结构,后面慢慢深入到每个角色代表的社会含义和映射。

    钱芳芳和许佳珊起初只是听着,后面也加入各自争辩的队伍中,提出了自己对于《祝福》的一些思考。

    最后交流的话题甚至延伸到了鲁迅的其他作品以及文章中反映出的社会与制度问题,每个人都在这场酣畅淋漓的研讨中品味到了新的含义。

    周明亮发自肺腑地感叹,“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欺我啊。”

    顾之瑶趁热打铁,“队长,我建议以后我们可以多用这种方式一起学习,除了思想进步,知识水平也应该同步提升才对。”

    “顾知青说的有道理,”周明亮点点头,表示赞同,“高中学的很多知识我现在都快忘记了,不能如此懈怠,以后我们要经常组织这种形式的学习会。”

    其他人也都没意见,知青生活本就枯燥,他们很乐意在空闲时有新的娱乐方式,同时还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顾之瑶很满意,这就是她今天最希望达成的目的,在不透露未来信息的情况下让大家开始注重学习。

    她帮不了所有人,但不介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拉一把对她有善意的好人。

    许佳珊见缝插针,赶紧翻开昨天刚看到的一个知识点寻求答疑解惑。

    很快,大家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探讨中。

    顾之瑶总会在期间把控好节奏,尽量让问题可以由浅至深,由点至面地扩展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