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8)

 长宁
    第177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8)(1/2)

    10月份的天气,已经有点凉了。尤其是清晨,太阳尚未升起,走在路上,有点打哆嗦。

    地面凹凸不平,一看就是几天前下过雨。地面虽然干了,但是深深的车辙印还在。等到下次下雨的时候,这个留下车辙印的地方就会积攒更多的雨水,然后恶性循环,成为一个水坑。

    树叶已经开始变色,黄的绿的夹杂在一起,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村子的中央有一棵双人合抱的大槐树,每个人都走上前去摸了摸。

    村子里比较安静,大部分人都下地干活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弱病小们,也大都没出门,小的可能还没起床,老的可能在打扫院子,个别人挑着水走在路上,就成了她们问路的对象。

    这会儿,连炊烟都还没有。

    方小雨:“老乡们也不做早饭吗?”

    秦峰:“这儿的人,吃饭的时间可能和咱们原来不一样。中午的时候问问老知青就知道了。”

    到底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六个人聊天的声音不大,透着点小心翼翼的感觉。也是因为村子比较安静,怕声音太大会显得很突兀。

    她们边走边问,摸到了木匠爷爷家。

    村里的木匠姓杨,是祖传的手艺。本来已经传给下一代了,但是木匠大爷正当壮年,得下地挣工分,木匠爷爷就只能重出江湖了。

    苗书莘跟他定了一个长条柜子和一个木盆,明面上总得有个洗脚盆吧。

    还需要一个脸盆架子,双层的,上面放洗脸盆,下面放洗脚盆,最上面的靠背还可以搭毛巾,非常实用。

    其他知青也都定了差不多的东西,就是样式稍有差别。

    因为订的东西多,木匠爷爷表示可以送货上门。

    “等做好了,用地排车一次给你们运过去吧,不用过来取了。”

    南平生产队不是很大,大家慢慢溜达着转了一遍,也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她们知道了大队部在哪儿,知道了村里的小学在哪儿,也知道了村里的“牛棚”在哪儿。

    这个牛棚里只有一个下放人员,长年累月的一个人待着,连个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她们看过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在清理牛圈,把牛粪铲进一个粪箕子里,背到外面晾晒。

    再从外面铲土进去,把牛圈的地面重新垫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