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朝臣逼宫

 刘禅相父
    孙传庭又给所有人详细讲了他的方案,其实,这个摊丁入亩也就是在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做了更加深入的调整。

    一条鞭法只是将田赋和丁税合并,简化了税制,也减少了百姓负担,减少了征税过程中的腐败和作弊,但并没有废除丁税。

    但摊丁入亩是直接将丁税摊到田亩中,废除了丁税(人头税),没有土地的百姓就不用缴税,土地越多,缴纳的税也就越多。

    大大减少了底层百姓的沉重负担,而且,新生人口也不用缴纳丁税,人口必然会带来爆炸式增长。

    众人认真思考了这套方案,也都认为是一套完美的方案,既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广大百姓的日子也会过得更好。

    唯一受损失的是官绅阶层,但只要挺过去了,就可以让帝国长治久安。

    孙承宗说:“孙大人,这里有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这个方案必然会引起几乎所有官绅的强烈反对,怎么执行得下去?”

    孙传庭笑道:“首先,我相信还是有不少官员明白,这是让大明长治久安的方案,一定会有不少官员支持的。”

    “特别是那些这两年刚刚进入官场的官员,他们的利益损失不大。”

    “而且,还有广大的秀才、举人没有授官,那些消极执行的官员一律免职,就可以让这些秀才和举人补充进来。”

    “我说过,不用担心没人做官,想当官的多得是,那些秀才和举人的学问可能不如进士,但当官不一定比进士差。”

    “其次,朝廷现在兵强马壮,东北现在已经没有边患,可以抽调一万军队,京城也可以抽调两万军队,还有南方五万大军,也可以抽调两万。”

    “经过这几年的军队整编,所有军队都是坚决支持朝廷的,抽调五万大军去到每个县,督促各府县衙门执行。”

    “消极执行的直接免职,对抗改革的直接抄家,送到河西走廊或者大湾岛开荒去。”

    孙传庭呵呵一笑,“我倒是希望有很多官吏敢于对抗,这样河西走廊和大湾岛的开荒移民就不愁人了。”

    “广大百姓一听到还有这等好事儿,肯定会全力支持朝廷,就算他们想造反,也没有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

    众人一听,也都放下心来。

    朝廷现在有1200个县,基本上每个县可以派驻40—50名将士,虽然少了一些,但现在朝廷将士装备精良,接管县衙绰绰有余。

    袁可立补充道:

    “为了防止官绅地主增加佃租,朝廷还可以严格规定所有地租标准,严厉打击私自涨租的问题。”

    孙传庭点点头,“还要鼓励百姓开荒,新开垦的荒地三年之内免税。”

    “这样用不了几年,大多数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那些地主的地租如果不降下来,根本就没有人会租种他们的地。”

    刘禅这时已经完全听明白了,笑道:

    “那样再过几年,会不会出现地主的地没有人租种,或者收到的租金太低,还不能弥补缴纳的赋税,造成田地荒芜啊?”

    孙传庭笑着说:“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因为人口会大量增长,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朝廷可以再发布诏令,荒芜的田地直接没收。”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