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平定倭国

 刘禅相父
    郑芝龙大军整编完成之后,梁廷栋没有立即回京,而是被朝廷任命为大湾岛巡抚。

    要想经营南洋,发展海外贸易,把大湾岛作为基地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他带着五千大军进驻大湾岛,对岛上的土著恩威并施,很快收复所有地区。

    接着,从福建、浙江和广东陆续移民三十万人,大力开发大湾岛西部平原。

    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一年三熟,非常适合开荒种地。

    反正现在朝廷有的是银子,在银两和各种物资保障的诱惑下,不仅仅移民非常顺利。

    那些之前居住在山里,过着原始生活的土著也都纷纷下山,加入开荒种地的行列。

    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大湾岛不但实现了粮食和物资的自给自足,还能为过往船只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物资保障。

    与此同时,吴阿衡率领的福建水师和杨国栋率领的浙江水师,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兵分两路,开始向南洋进军。

    此时的南洋诸国,跟大明相比,实力实在太弱,根本经不起装备精良的大明水师一战,大多在海战中就打光了几乎所有战船。

    有的小国看到大明水师庞大的舰队,根本就不敢交战,直接投降。

    此时,明军的水师数量太少,也没有占领所有南洋的能力,所以,只要求占领港口和紧挨港口的城市。

    对于这些南洋诸国来说,本来他们大多都是或者曾经是大明的藩属国,现在天朝既然要自己的港口和港口城市,那就干脆让出去,还免得被西洋鬼子惦记。

    有天朝驻军,反而更能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固,还能跟天朝直接开展贸易往来,也能增加百姓收入。

    除了损失一点点土地,其它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有较大的利益。

    至于主权和面子问题,并不在他们主要的考虑之内,第一,他们本就是大明的藩属国,第二,生存问题远远大于面子问题。

    孙传庭也没有想到,大明水师在南洋推进得这么快,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全部战略目的,将南海完全变成大明的内海。

    孙传庭赶紧任命袁枢为南洋总督,在每个港口城市设立县令,在每个港口驻军一千到两千人。

    由梁廷栋率福建水师巡防南洋,杨国栋率领浙江水师回到浙江驻地休整。

    每个港口由户部设立巡检司,对过往商船征收商税。

    姜曰广率领的大明皇家船队来往穿梭于京城、南京和南洋周边各个港口,大明的物资源源不断销往各国,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接着,朝廷开放海禁,允许周边渔民出海捕鱼,也允许出海经商,整个东南沿海一下子就蓬勃发展起来。

    这时,孙传庭又将目光暂时从南洋收回,瞄向了倭国。

    因为倭国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强大的诱惑力,倭国不断派出军队袭击这两个地方,虽然每次都是惨败而归,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孙传庭决定,对倭国大规模用兵,灭了倭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