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路见不平
太玄经
一池秋
残阳渐垂,草木带青。
期思县东郊的讲堂内一位白发先生正在讲解儒经,堂下学子不过十数,却无一人凝神细听,或闭目酣睡,或无趣晃脑,更有甚者不时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满目渴求,似希望它快些儿落下,好驱散耳边这无休无止的嗡嗡之音。
堂外窗边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沙弥亦与堂上众学子一般模样,但却并非希望太阳早些落下,反而希望它能慢些儿再落去,好待先生讲完书中尾章,解惑前言。
不一时,窗外风起,吹动了乌云迅速攀升,转瞬便遮蔽了阳光,天幕陡然变暗。众学子见状无不欢喜,纷纷抬头拍掌喝道:“先生,要下雨了,快点散学吧。”
白发老先生自也发现了堂外天变,又见众人如此模样,冷哼一声怒道:“放肆!”
众学子闻言知道先生动了真怒,当下再无一人胆敢胡闹言语,纷纷落座低头,尽是怯懦神态。
老先生见此情景,无奈摇头叹气,虽是动了真怒,总不能拿竹杖教训这些富户公子,只得摆手再道:“散学吧,散学吧,回去之后勤加背诵今日篇章,明日一早为师逐一抽查。”说罢在众学子的惨呼声中收拾了书卷,背手大步而出。
行到学堂门口,正瞧见那依墙偷听的小沙弥快步向南侧山麓跑去,老先生忙开口喊道:“无法小师傅留步……”
话方出口,小沙弥便已止住脚步,唯唯诺诺的转身看来。
老先生和颜问道:“前些日子听说庙中老方丈已于年前圆寂,小师傅你现下已是孤身一人,不知以后做何打算?”
小和尚举手挠头,宣了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回老施主问,小僧倒是没什么打算,想着以后还住在庙里,自己种些青菜果蔬,农忙时便帮乡亲们做些活计,糊口过活倒也不难。”
老先生闻言摇头道:“你如此好学,更是聪慧非常,将来必能参悟佛法,得证罗汉。只是你这般年岁又不经世事,若无师门提携,他日怕是多有坎坷。”
说罢兀自摇头叹息,心中暗自计较,思来想去自己教书所得学资也仅够那瘫在床榻上的糟糠妻子的医药费用,平日吃喝拮据,又怎能再养活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
“小和尚未出山门,不知红尘路径,还望老施主为小和尚指条明路,来日若有所成,定不负老施主指点提拔之恩。”无法心思通透,聪明伶俐,怎能不知这老先生所想。但他素来宽仁,更不愿强人所难,妄图索取资助帮衬,是以心念一转,便请求这青年时曾游历过山川大泽的教书先生指点一个稳妥去处,也好静心理佛,证得空明。
老先生闻言闭了思绪,脱口道:“世间佛门圣地当属中原嵩山少林与雍州密宗。”
无法闻言忙拜服于地,问道:“小和尚愿去嵩山学佛,还望老施主告知路径。”
“嵩山位于中原腹地,此去北上九百里便是。”老先生将无法搀扶起身,抚须说道。
无法点头道谢,言罢转身便向南山奔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