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要看着你们人头落地!

    第8章 我要看着你们人头落地!(1/2)

    面对新朝初立以来的首场科举大典,此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断不能掉以轻心。

    所提标准“德高望重、德才兼备”,虽不可或缺,但终究显得宽泛模糊。

    若严格按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人物依然众多。

    例如淡泊名利的刘伯温,便与此相符。

    然而朱标明白,刘伯温断无可能担任恩科主考,不仅因其与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矛盾重重,单凭他并不显赫的出身背景,就很难让浙东集团乃至全国士子衷心认同。

    太子朱标愈思考愈发忧虑,不知父皇究竟会择何人担此重任。

    一声悠长的叹息后,朱标内心一片惆怅。

    他起身走向东宫内的书房,推开沉重的门扇,瞬间书香四溢。

    值勤的书童见到太子驾到,立即停下手中研墨的动作,恭谨施礼:“太子殿下安好。”

    朱标略微环视四周,轻声询问:“日前不是吩咐人去搜集沈飞博士的一些著作吗?那些书是否已经妥善整理入库了?”

    书童闻听此言,迅速转身至书柜前,搬出几本儒家经典垫脚,踩着《论语》踮脚去顶层取下几部沈飞的著作。

    这一举动令朱标哑然失笑,他想起沈飞曾言,圣贤之道用于治国难逾三百年之限,而眼前书童却以圣贤之书为梯,沈飞的著作却被高置不理,此情此景颇为讽刺。

    书童小心翼翼地将沈飞的书放置在案头,报告道:“殿下,都在这里了。”

    朱标点头坐下,缓缓翻开书籍阅读。

    书中强调人民乃国家根基,历代君王往往受制于身边的官员,受蒙蔽而不察民瘼。

    由此,帝王与平民的生活状态常常呈现鲜明对比。

    朱标深刻体悟到书中所述,思索着如何打破这一隔阂,实现真正的治国理政之道。

    长时间积累的民怨沸腾,最终可能导致民众奋起反抗,进而引发改朝换代的轮回,使得任何一个朝代都难以持久传承国运。

    这些治国的警世恒言,朱标读得越发心惊胆战。

    他合上书页,自然而然地将书中的论述与当前朝廷状况相互对照:现如今,父皇身旁同样环绕着众多官员,真正理解民间疾苦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无视民生困苦。

    这样一来,他们很可能在父皇面前营造虚假的盛世景象。

    然而,这还不是最为凶险的情况。

    倘若这些官员在上欺瞒君王,在下利用皇权狐假虎威,巧立名目苛捐杂税,滥用权力欺压百姓,那便是颠倒乾坤,种下无数祸患。

    待父皇驾鹤西去,自己接过治理大明江山的重任时,届时局面将会怎样?这一念头犹如一道闪电,使朱标惊惧不已,冷汗如雨,浸湿衣衫。

    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他也能感受到一股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血脉贲张,双眸布满血丝。

    不行!绝对不行!这一刻,朱标才彻底醒悟过来,开朝以来的首场科举,绝不仅仅是为大明选拔英才那么简单,它更是皇权与朝臣间一场隐蔽而激烈的权力博弈。

    一旦在这场较量中朝臣们尝到了甜头,那么这批官员将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恩科主考官的人选至关重要,决不能单纯依赖德高望重的老臣,而是要给予年轻官员展示才干的机会,避免仕途晋升完全操控在旧有朝臣手中。

    有必要引入一部分直接隶属于皇权的新锐官员,形成有力的制约机制。

    老一辈的官员们人脉交织紧密,利益捆绑难以割裂,唯有启用年轻一代官员,才能有效地牵制他们。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