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事态升级,朱元璋暴怒!

    第19章 事态升级,朱元璋暴怒!(1/2)

    “元军的战斗力并未完全丧失!”

    “正是这一点让皇上寝食难安。”沈飞稍作停顿,留给朱标时间消化信息。

    朱标紧跟其思维步伐,没有片刻懈怠。

    “先生的意思是,父皇担心大将军无法正面击败元军?”他试着揣测。

    沈飞轻轻点头,随即又轻轻摇头,这让朱标一头雾水。

    “学生愚钝,还请先生解惑!”

    “皇上并不担心大将军无力取胜,他忧虑的是大将军过于自信,要知道,骄傲自满乃兵家大忌!”朱标恍然大悟。

    “对!对!大将军功绩赫赫,怎会轻易听取他人意见?”

    “往昔有父皇在军中加以约束,而今他已贵为大将军,谁还能制约他?”

    “骄傲自满,终将自食其果啊!”

    “先生,我们该如何是好?”朱标起身,在雅间内踱来踱去,满面焦急。

    沈飞依旧从容不迫,一边安慰着朱标。

    “解决之策自是有的,此刻大军甫离本土,一切尚在掌握之中。”沈飞沉稳说道,示意朱标稍安勿躁,后者闻言,脸颊微红,连忙端坐下来。

    “先生,是我失态了,请您继续指导。”朱标为自己先前的急躁感到羞愧,同时也对沈飞那份处变不惊的从容深感钦佩。

    “三路并进的策略过于分散军力,而元军正采取守势,大将军若一意孤行,即使能胜,也必是惨胜。”沈飞继续分析,“更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遭受挫败!”

    “南方士兵擅长水上作战,要他们在北方草原上快速适应,绝非一日之功。”他进一步解释,“而元军,生于马背,长于草原,其在本土的战斗力无疑更强。”

    “力量此消彼长,胜负便难以预料。

    若大将军仍固执己见,盲目深入草原,恐怕只有败北一途。”

    “灭元非朝夕之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攻城略地,以战养战,方为上策。”沈飞引用兵法精髓,“善战者,不需频繁征兵,不需三次转运粮草,于国内筹备军需,于敌方夺取粮资,如此,军需自足。”

    “依此策略,不出三年,元廷可图也。”沈飞冷静剖析,心中却深知,北元犹如风中残烛,时日无多。

    他们虽失国,但庞大的军需供应已令其不堪重负,加之内部纷争频发,黄金家族的内讧昭然若揭,北元的终结已成定局。

    大明出兵,旨在加速这一历史进程,既为缓解国内矛盾,也为锻炼军队。

    然而,以徐达为代表的部分将领却在连战连胜中滋生了轻敌心态,忘记了自洪武元年以来,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洪武元年九月,明军在韩店与王保保遭遇,大败而归。

    次年五月,张良臣在庆阳诈降,导致薛显所部溃败,张焕被俘,薛显负伤。

    六月,徐达、傅友德强攻庆阳,却久攻不克。

    七月,沈寿战死,泾州陷落,冯胜截击失利。

    直至八月,贺宗哲攻占凤翔,降将李茂倒戈,直至八月末,徐达等人才艰难攻克庆阳,这场战役,集结了明军的精英,却耗时三月有余。

    尤其在洪武二年十一月的定西之战,面对王保保的奇袭,明军东南垒遭受重创,战局一度动荡,险象环生。

    若非徐达将军亲临前线,西北局势恐怕早已失控,陷入一片混乱。

    可以说,元朝的败落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气数已尽,运势不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