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指南针

 时太祖
        指南针,在这个时代居然还没有制造出来,这着实出乎了唐小宝的意料之外。

    在他的印象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军事和航海用途上极其的重要。可是,偏偏在大圣王朝这个时代,还真就没有这东西。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终止于唐代。

    我们的祖先总是充满智慧,只是祖先许多璀璨的发明,一开始的道路都是相当的曲折和漫长。也就是说,一项技术的普及,是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就拿我们的四大发明来说,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可是,一开始这蔡侯纸并没有得到普及。而是经过了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造纸术才逐渐的取代了竹简。

    指南针也是一样,直到宋代才开始真正应用于航海军事用途。至于火药,则直到宋朝末年才开始逐渐在军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印刷术的普及,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此之外,比如说促进了清朝人口大爆炸的原因,那是因为引进了玉米和番薯之类的高产作物。

    实际情况就是,在明朝中叶这些东西就引进过来了。可是迟迟没有得到普及,按理说这种耐寒耐旱、病虫害少且产量高的作物,一经推出会迅速普及才是。

    实际情况却是,经过了上百年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才使得红薯玉米之类的作物,在全国逐渐的普及起来。

    大圣王朝不是没有司南之类的东西,只不过都被那些术士用来看风水或者装神弄鬼。而且这些术士对于指南针的应用都忌讳莫深,他们并不想泄与外人知。

    而普通人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则更为稀少,实际上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祖先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往往到最后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原因之一。

    大圣王朝有指南针,可是没有应用在航海技术中。甚至于,知府董天正这样的人,对此都是一无所知。

    那些航海的船员,仅靠的是一些老水手经验。南下与诸国进行贸易往来,他们的大船行走的,也只是沿海路线。

    没有多少大船敢深入深海中作业,大海茫茫一旦迷失了方向,就回不来了。

    在大圣王朝最鼎盛的时期,航海业空前发达。可是,每年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只,也是不胜枚举。

    直到现在,航海的船员,依旧被认为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这也是,除了大圣王朝本身国力衰微,航海业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

    董天正就担心,一旦这些大船出海作业。即便如唐小宝说的那样,用他所谓的滑轮组和杠杆,能够轻易地吊起捕鱼巨网。

    可是这样的大船深入大海也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若是迷失了方向,将葬身于茫茫海上了。

    唐小宝说的这些东西实在是过于古怪离奇,以董天正现在的思维认知里,他实在难以被说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