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脚踏实地

 楼间风雨
    第16章 脚踏实地(1/2)

        志彬目送着机场大巴远去,身后是汪华和基金会的其他创始人。回过头来,不光这些人脸色不太好看,志彬心里早也五味杂陈。

    不到三天,声势浩大的文化沙龙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志彬原本计划的活动时间是满打满算一周,但到了第二天晚上,有很多嘉宾都以各种原因临时退出。当宽敞的大厅里只剩寥寥十几人,还几乎都是工作人员时,这种活动就难以正常进行下去。

    退出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明眼人很清楚,无非就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日程真的排得很满的各种民间协会组织者,这些官员型学者成天忙着全国跑,参与各种活动,结交各种圈内大咖,等所有值得结交的人都已留下联系方式,就不可能在这地方浪费太多时间。

    另外一种则是那些从头到尾都认真辩论的专家们,然而他们吵到最后,却发现大家都拿不出真正能够驳倒对方观点的论据,吵累了自然也就散场了。

    起初志彬还以为这些争吵至少能带来许多有意义的视角和方案,但回过神来才发现,这些专家把事情拔高到毫无实际意义的层面上,也并没有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客家人的角度上思辨问题,这些人远道而来也许只是因为过来为自己的研究项目找点投资和帮手。所以志彬幻想他们能为之后的公募去扩大影响力,也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

    按理说能混到一大堆头衔的程度,或多或少还是沾点媚俗气。他们确实是一些很有名的文化研究学者,但这群外地人毕竟以前很少专门研究过客家文化,更没有任何贴合客家习俗的生活经历,坐一起除了放空炮之外确实没作用,想让他们拿出建设性方案更是有些为难了。

    其实这次活动的后面几天才是重头戏,汪华等人却没能让活动坚持到那些重要环节。志彬本来都安排好了几场让大家亲赴当地各乡镇考察的旅程,在此期间,学者们可以与祖辈生活于此的客家人亲密交流,并且零距离接触土楼,感受当地人的真实习俗和生存环境。只不过现在这些安排都成了空想,志彬毕竟不可能再把大家叫回来接续行程。

    “林老板,很抱歉没能帮您把活动组织好,我也没想到他们走这么快…”

    回程路上,汪华一边道歉,还一边在找着这次沙龙草草收场的原因。他并不清楚志彬已经开始反思自己,反思一开始究竟该不该脑子一热承办下来。看着汪华满心愧疚的样子,志彬也解释说并不在意这次活动失败与否,它本身只是开启公筹的一个小插曲,这也算是给以后开展的其他项目吸取了经验。

    话虽这么说,不过在当天晚上,志彬翻来覆去睡不着,居然破天荒地主动给堂哥打了一通电话过去。兴许是惊讶于志文那种敏锐洞见,如果自己一周之前能好好听他一番劝告,即便后来并不会取消沙龙活动,至少也很难发展到这种荒诞收场的结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