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前辈的建议
楼间风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
不知有多长时间,振福楼没有像这样热闹过了。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也许只有小时候逢年过节时,才能见到这儿高朋满座的场面。尽管重归热闹肯定是好事,但席间志彬心里还是看得一清二楚,可能真正来替榕姨祝寿的人并没有几个。
他刚才在厨房听三伯提起过,去年这时候来的就没几个林家人,甚至苏家也只有榕姨那零星的几个外侄。一开始志彬还觉得是今年大家都抽出了时间,才能聚齐于此,但席间看着众人不断朝自己敬酒,他才知道这些亲朋居然不单是为了祝寿,而主要是卖他的面子。
太常见了,人情淡薄的时代,谁家兴旺发达,谁就会冒出各种亲戚。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今年志彬回乡后的那些事迹早被大家传开,什么投资办厂,还成立公益基金会,都不可能是一般家庭能办到的事。传统亲族关系里本来就包含这样的潜规则在里面,既然有这样一位乐意输财的亲戚,那必然是要好好熟络才行。
不过志彬也懒得再想太多,既然人家都来了,那也不必问原因。即便尽孝这种事本该是论心不论迹,他作为一个从小被人关爱和照顾大的孩子,人肯定是来得越多越好。
于是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寿宴圆满结束,满座宾朋都饱了口福,无不折服于林哲贵高超的厨艺。志彬也趁着大家的热情,当着众人的面,把那件正事给三伯提了一嘴。
“三伯,您手艺这么好,之前没有没有想过把您家店面重新振作起来?”
“算了算了,我也是老大不小快七十的人了,折腾不下去。”林哲贵说着,似乎还没意识到志彬的打算,一个劲聊什么生意难做:“要说早些年还行,你也知道,原本我是有三家分店,现在能保住这一家不赔本就谢天谢地了,哪有什么多余的精力?”
“这好办呐,反正我最近正要开一家酒楼,主打客家菜,您过来帮帮忙做大厨,风险我来承担,什么房租水电、采买折耗,都不用您操心,只拿出精力负责做菜就好,您看怎么样?”
听了这话,林哲贵没做表态,只是连连摆手,看起来想要赶紧结束这个话题。虽然老人自己不打算回答,这时候亲朋们听完也来了兴趣,纷纷七嘴八舌准备问个详细,毕竟财大气粗的林老板又要做投资了,怎么说也得去好好捧场。当然,也有开着玩笑说志彬眼光独到的,毕竟像林哲贵这么难得的传统菜大厨现在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