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深度挖掘
楼间风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
次日回去,志彬立刻更改了之前基金会的酒楼项目计划书,三伯这番话实在给了他太大启发。好在草案里的很多详细工作都未开始实施,目前也只是多浪费了一部分房租违约金,而在志彬重新制定的‘快餐店’规划中,总体成本要比之前压缩了不少。
他庆幸自己提早听懂了三伯的意思,如果自己真要一意孤行,到时候大酒楼不仅可能变成基金会的长期负债项目,而且船大难掉头,要转型也不会那么容易。
林哲贵不愧是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和那些心高气傲的老一派厨子不同,他虽然年纪不小,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新东西的心。对于菜式改良,老人一开始也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尽可能保证原味的情况下,在其他方面下点功夫?如今的结果看来,老人其实心里已经找到答案,只是靠他一个人的精力和资源,之前是远远做不到的。
如今又了志彬的帮助,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能变现。快餐的模式就是流水线化、体系化、按照统一程式保证品控,又在店面装修和出菜流程上精简了许多,也就节省了大部分开支。它的优点同样也是缺点,人员培训成本降低,出菜流程简化,意味着一些复杂菜式不可能出现在快餐店里,它其实更适合做传统小吃。
其实很多传统中餐菜式都并不适合做成快餐,毕竟中餐的精髓就在于百菜百味,甚至同样一道菜,不同厨子做出来的风格也能各有千秋,有的偏重口感,有的偏重味道。而且对于食客的不同需求,也能精确做出调整,这些都是快餐难以企及的地方。
所以要想把传统菜式做到快餐化,就必须要有所取舍。林哲贵当初一直不认可菜式改良,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更改做法之后会丧失本味。不过在老人多年来的潜心研究下,他已经找出一些方法去简化操作步骤,还能尽可能保证原汁原味。当然,这里面还是少不了菜品的筛选,诸如‘龙凤投胎’这种难度极高的传统菜,就绝不可能两头兼顾。
不过这也并非现阶段志彬考虑的范畴,他要做的就是先打出一个品牌,以简化版的传统菜品扩大影响力树立口碑,让味觉的记忆下放到年轻群体,之后总有一天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爱上传统菜式,到时候别说是开酒楼,就算是开大型连锁店都会有人捧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