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灾难防
楼间风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
随着年关将至,在张云升等人的促成下,一系列申遗预热活动开展起来。
上次的摄影大赛举办的就相当成功,不仅吸引来一大批本土文化爱好者,文保基金会也趁此机会将其影响力扩大许多,公募预计将会在下一财年取得不菲回报。
而对林洋来说,他作为一个业余玩票的,虽然没能在比赛里获得重要名次,但比起那些奖金和参展机会,自己收获的更多的则是过程中的成长,还有对家族一词更深的理解。
至此,调研组在本地的走访和修复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张老等人也需返回北京暂离龙岩一段时间。但这也并不是说专家组以后不会再来,毕竟土楼还无法保证完全能入选,他们回到社科院还要做大量的资料汇总工作,等这些东西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审批,至于之后究竟什么时候返回,届时还会做哪些事,都还有待商议。
而在张教授等人走前,他们也交代好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土楼翻修计划,如果不是急着回京述职,大家原本还打算继续对申遗列表里好几座土楼进行修缮。而这个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到周波头上,作为本地住建部门官员,老周也有这个责任把他推行的利民工程扩展下去。
但就在一切有条不紊进行时,一个令人担忧的坏消息出现了。
事情要追溯到两年前就开始动工的一个水利工程,梅林镇北面五公里处有一条天然河,但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即便经常加固,其蓄洪量依然非常小,再加上平均海拔略高于镇中心,所以以往经常在台风过境期间泛滥成灾,倒灌毁坏农田无数。
是时水利局主打的一个方案就是开凿地下暗河到下游的一个水库,再把蓄洪水坝加固,整体工程跨度较大,预计三年才能内完工。但问题就在于,这三年期间那条河流将会完全改道消失,而本地的地下水容量也会随之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极大面积的空腔区。
眼看着测量值日渐向危险阈值靠拢,水利局方面也只能催赶工期,问题也就一直没得到实质性解决,只要早点把水坝修好,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