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无定规则
楼间风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
正月过去不久,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播洒下来。
春雨贵如油,尤其是开年后的降水,总能预示一个丰收的新年头。
谁也没想到,张云升他们在离开龙岩三个多月后,这么快就折返回来。而且这次无论从随行人员数量,还是队伍分工规模,都比之前寥寥十几个考察员大得多。
一开始汪华他们自然是在期待一个好消息,毕竟去年专家组在龙岩忙里忙外折腾那么久,而且志文也带头修复了好几栋土楼,现在连各种类型的具体建筑模板都做了出来,似乎已经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节。如果再没什么收获,真是辜负了他们一片苦心。
但让人遗憾的是,张教授这次过来确实没有宣布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据说一切资料都已经递交给了文化部,但就在这份长卷转达给国际方面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临时公布了一份文件,所以张老等人又才急匆匆返回龙岩,看样子是要有大动作。
文件当然是关于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相关规则,但里面具体细节的改动,好像对土楼的申遗进程有着诸多不利。不过这份文件是面向全世界公开的,所以也不可能有任何针对性色彩,它旨在推动更加公平公正,可量化的科学化申遗进程,所以总体上算是一种进步。
不过这种进步,确实也给张老等人造成了很多麻烦,毕竟他们提交的那份资料是按照老规则来的,现在如果要以新标准衡量,它就几乎没什么通过的可能。虽然二者之间差别也不太大,而正是那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才最考验文保工作者的水准。
就在张老等人返回龙岩不久,当地文化局几乎每天都在召开各种会议,张教授也开始把这次上级传达下来的消息反复强调,毕竟按照新的标准来看,这次要进行的工作显然靠着民间力量已经不够了,必须让各机关单位协同参与进来。
在官方会议最频繁的那几天,文保基金会也同时开始了一场场座谈会,期间他们也邀请来百忙之中抽身的张云升,老人依然如往常一样,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这次行动的规模和最终目标。志彬作为基金会创始人,当然场场会议都不缺席,而他也确实感受到了强大压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