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民间阻力
楼间风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
半个多月过去,十八巷子的改造计划已经制定完善,志文画好了所有图纸,并且建立了精确的模型。志彬也拿定了最终规划方案,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到汪华那边确认好居民搬迁事宜,就可以立即开始施工。
但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汪华那边忙得焦头烂额,周波也为这事叫苦不迭,即便是镇政府联合社区每天走街串巷做宣传,最终还是没能和居民们商榷好动工日期。
这也没办法,旅游商业开发不算重点基础建设类项目,也不可能采取强硬措施劝离,而且一次性遇到这么多‘钉子户’,显然不是赔付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志彬作为开发商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既然能让住建局和文旅局同时犯难,说明这事还要通过政策调整才能解决。
不过在大家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之下,也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松口,他们虽然表示自己拿不定主意,却向工作人员透露出了一些消息。据说这次之所以有如此大规模居民表示抗议,主要还是一部分本地家族势力从中干涉,巷子里有几位老人好像对此意见最大。
原来志彬之前的猜测并没错,这事的背后果然是有极个别人在出谋划策,主导了民众意愿方向。只不过汪华还是想不通,就算这些老家伙思想观念陈旧,总不能一两句话就能立即服众,以至于大家连这么丰厚的补偿款都不要了吧?
他之所以这么想,也还是不了解福建当地民情。虽然汪华已经在这地方任职好几年,但他并没意识到一些本地大家族说话做事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在本地扎根超过百年历史的大姓,不仅根系庞杂人数众多,他们的子嗣也都在本地各个行业和部门里身居要职,一旦涉及到这些大姓的利益,很多政策推行到中途也只能就此作罢,无法继续深入下去。
所以对这些世家大族,即便是再细微的政策变动都要事先找他们商量好,达官显贵来了也得好好礼让三分。毕竟民间力量不可小觑,如果上面真有什么决策是官员们一时脑热拍板决定下来,那他们也不可能成功执行,这也就是自古以来官与民相互制衡的智慧。
就像这次旅游开发,即便汪华他们已经觉得各方面都已做好,赔付力度和政策优惠方式都是为民众考虑,但落实的时候还是遭遇很大阻力,说明其中总还是有些东西没考虑周全。有时候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当然不会有决策者这么宏观长远,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面,总是能找出一大堆官方触及不到的东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