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劝学

    第22章 劝学(1/2)

    没过几日,张居正的第一卷书就记载完成了,看着面前厚厚一本的《张叔大品论语》,朱翊钧不禁嘴角直抽抽,“太傅,这书...怎么这么厚啊?”

    “陛下此言差矣,论语乃我儒家万书之本,臣还觉得写得有点少了呢...”

    翻开书卷,确实都是满满的字迹,把每一句话的释义,背景与张居正自己的见解都明明白白的讲了出来。

    对于豪门大族这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但对于下层的读书人来说,这就是他们走向科举最好的辅导书。

    ...

    但今日,张居正将此书带入宫中,并非是为了显摆,而是想就此考考朱翊钧。

    明朝的科举一般是在八月份持续到来年三,四月份,而现在距离开考也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明朝皇帝的习惯,一般这个时候就要写下对于自己这个时代人才的“劝学”,既能体现当朝皇帝的气度,也能表现对人才的重视。直白说就是鼓励更多的高人逸士参加到科举之中。

    今天的张居正给自己的考量就是这个。本来朱翊钧打算直接让张居正代笔的,但是张居正说道:“即便老臣代笔,也要清楚陛下的真实意图。但陛下不用担心,可以先写一个初稿,后面交给老臣即可。”

    冯保研完墨,便安静地立在一旁,化身木头人。

    整个殿内毫无杂音,只有朱翊钧食指按照心情轻轻敲击案牍的声音。

    朱翊钧心里大呼生不逢时,“晚了啊,晚了!朝代错了啊,唐已经过去了,最容易薅羊毛的朝代已经过去了啊!!”

    况且现在明朝已经过半,朱翊钧也并不确定自己脑海里的明朝古诗是否已经现世。

    “那清朝?”小皇帝低语。

    可惜的是朱翊钧上一世研究的是明朝历史,对清朝历史研究甚少啊!更不要提什么古诗词了...

    但对于民国时期的古诗,朱翊钧还是颇有见解的,脑海里一下就蹦出了熊伯伊的《四季读书歌·秋》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