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拜师.学医
逃荒我有良田千亩
孤舒
刘大令已经找到了最好的日子。
初十,刘雨寒穿戴齐整,垂鬟(huán)(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
带着爷奶,爹娘一起去府城德济堂寻刘大夫拜师了,礼篮子里准备了刘雨寒精心送的八礼。
到了德济堂,刘大夫和刘家人互打了招呼,刘大夫把他们引到后堂的堂屋,长辈们坐好,刘雨寒双手捧茶,跪拜,说上敬语,随后送上八礼。
刘大夫把刘雨寒虚扶,从桌上拿了准备给刘雨寒的回礼,是他这些年学医的手札,病案本,可谓是非常之珍贵了。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刘亦谨唯一的徒儿了,竟选择学医,师傅望你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刘雨寒双手慎重接住。“吾必心无旁骛,一心向学,救死扶伤,谨遵师父训言。”
……………………
吃过午食,刘大令一伙四人先回去,刘雨寒在原先住过的客栈订了四晚的上房,跟刘石楠说好了十四那天来接她和师傅回家过节。
柳氏想留下来陪女儿,刘雨寒拒绝了。
她要天天去药铺和师傅学医,怕她无聊,她住在客栈的自保能力还是有的。
刘雨寒开始了她的学医生涯。
从认药抓药开始,她已经认识了绝大部分的草药,师傅会叫她背出每种药的特性及作用,还有相似的药之间又各有什么区别。
不是答对一次就能过关,而是每天随机查问抽问,做到熟能生巧,一丝不苟。
还有哪种药怎么泡制,怎么晾晒,最佳形状如何,哪种药因故不能使用?总之林林总总,比她所知道的要繁复的多。
总之就是反反复复的学,反反复复的背,不只记在脑子里,更是要记在心里,没有把这些学扎实了。离望闻问切诊脉独立看诊还远得很。
她这几天大多时间跟着药童阿飞认药,熬药。
阿飞年18,一直跟着刘大夫足有6年,照顾他饮食起居,拿药开药,他虽然天赋不是很高,但是胜在勤奋踏实,已经能独立的拿药方取药熬药,开一些简单的方子。
如果师父或德济堂有哪个大夫开方子,他会给刘雨寒方子看着她抓药,抓好的药阿飞再复看一遍,不对的纠正,做到分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德济堂总共有五个正式的坐诊大夫。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